南涧县:拧紧认识“总开关”架设制度“高压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
作者:县委活动办 周恭 发布时间:2014-10-15 16:30:32 点击率:10
南涧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学习教育,着力拧紧认识“总开关”;抓实“废、改、立”,架设制度高压线;实施大督查,接通整改落实“高压电”,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拧紧认识“总开关”,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牢牢把握认识这一“总开关”的问题,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执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建立政治理论教育常态化机制,着力解决政治敏锐性、鉴别力不强和以干代学、学风不正、自学不够的问题。坚持“四个服从”,继续以杨善洲、龙进品等身边典型为镜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进一步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用权为民、公道正派、以身作则,抱着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的态度,争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表里如一的党员领导干部。
架设制度“高压线”,作风建设进一步持久。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抓实制度的“废、改、立”工作。通过梳理,县委常委班子梳理出需要“废、改、立”的制度规定73项,全县各级各部门需要制度“废改立”1677项。逐一讨论谨慎“废”。对需废止的制度,经集体讨论后予以废止。县委常委班子拟对《南涧县民主评议行政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实施意见(试行)》等15项不适用的制度进行废止,各级各部门拟废止制度322项。征求意见仔细“改”。对需修改完善的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确保制度内容的合法性、程序的规范性。县委常委班子拟对《南涧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23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各级各部门拟修订完善制度721项。针对问题突出“立”。县委常委班子除边查边改过程中已建立的《南涧县重大事项分级请示报告制度》等10项制度外,还结合“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新建《进一步解决“三难”“四多”的规定》等制度25项,各级各部门拟新建制度634项。作风建设的各种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力架设好作风建设的制度“高压线”。
接通督查“高压电”,变现速率进一步提升。坚持学、查、改、督同步推进,确保活动出实效。把整改落实情况、已建立的和拟新建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督查工作的意见》,成立督查专员办,建立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推行项目集中开工,无量药谷、乐秋河水库、园区公路、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推进顺利。出台《南涧县干部作风监督检查实行明察暗访常态化的规定》,深入推行“四个必查”,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对违规使用公车、迟到早退、上班期间不务正业的53名干部职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严肃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查办案件18件19人,均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问责干部14人。
通过一系列措施,全县发文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0.14%,召开会议减少23.46%。清理整治超标办公用房3452平方米,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0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225.03万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三带(代)”制度,成立沙乐村和新龙村为民服务分中心,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安排1000万元活动场所建设资金和150万元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提高村组干部待遇,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率先在全州开通“6995”农村平安信息平台,有效破解了农村社会管理难题。制定灯盏花种植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行领导挂钩包片,干部职工参与田间劳动,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把“三清洁”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投入资金749万元,建成垃圾池459个(3294平方米),参与活动29万人次,清理河道771千米、公路15113千米、库塘574次,清运垃圾4708吨,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深化体制改革。安排2014年120项改革任务,启动89项,完成22项,年内可以完成84项。把无量山镇和发达村委会发达地村作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乡镇和试点村进行改革。今年1—8月,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451万元,同比增长8.1%;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5元,同比增长16.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784元,同比增长12.9%。推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合力正在逐步形成,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